业界新闻
公司动态
华人面对歧视:可以没有脾气,但不能没有态度

时间:2017-04-17 18:02:34

面对歧视,我们没必要总是怒发冲冠,心平气和发出声音也是一种态度,但有人却“安静”到连这种态度都丢了……
  1
  最近,小侨注意到两条新闻,其一是美国社区警示牌内容出现 “华人,不要让你的狗踩上我的草坪”字样,涉嫌歧视;其二是澳大利亚执政党拟修改《反种族歧视法》18c条款,使投诉种族歧视界定的标准更高、难度更大。


  和微信群里的海外华人朋友聊天时提到了这两件事,有人一如既往表示强烈愤慨,也有人认为类似事件太多,即使有脾气也早就磨没了。
  聊着聊着,一位群友突然冒出这么一番话:
  “当地人在聊天时贬低华人、恶语相向,最初我也总是和他们据理力争,但似乎也没起到什么作用,慢慢的就懒得争了。后来,和新认识的人相处时,我不再主动提及自己华人的身份,在他们指责华人时也不出声争辩,反而感觉更自在一些,至少不会总有被歧视的困扰了。”
  群里一下炸开了锅。
  不少人立即对他的这种“圆滑”表示气愤,认为他连自己的身份都不敢承认,实在是没骨气、太丢人。群主大概也是这种想法,骂了几句后直接把他踢出了群。
  “犯众怒者”被驱逐,结局似乎大快人心。
  但小侨却忧虑起来:群里为数不少的、没有出声的人,是否被这位的言论触到了内心?或者说,干脆和他有相似的想法?
  隐瞒,甚至拒绝自己的身份,以换取所在国主流社会的所谓“接纳”和“欢迎”。究竟有多少华人有这样的想法,又有多少人就是这样做的?
  没法统计,也不敢想象。
  2
  这几天,有一位华裔女孩在TEDx的演讲视频火爆网络。
  和不少年轻一代华人一样,她也曾为身份苦恼。
  也曾体会歧视之苦。
  甚至像上文提到的那位“犯众怒者”一样,为了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,拒绝自己华人的身份。
  结果,她失去了自我。
  幸好,她没有继续逃避、迷失,而是勇敢正视种族歧视,并用自己坚定有力的话语向美国社会发声:“我为自己的华人身份自豪,美国、中国的融合身份组成了完整的我。”
  3
  还记得两个多月前,针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被“撕名牌”事件,那段由中国留学生制作的、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的视频——《说出我的名字》。
  近日,视频作者闫呼和接受了媒体采访。
  闫呼和说,中国人起英文名,本是为了方便外国友人,为了以名字发音的方便来交换本来就有限的话语权。但似乎在隐匿了自己自我认同的一部分之后,我们只是助长了人们对我们核心身份的轻视。
  “现在反倒是用拼音写自己真名的人被觉得不顺眼了。如果连名字都可以怎么方便怎么来了,我们再去谈其他的实在站不住脚。”
  面对歧视,闫呼和选择了最平和的“抗争”方式——讲出自己中文名字的美好寓意,用语言的力量直击人心。
  “不争执,不吵架,我们只是想坐下来和你好好谈谈。一切偏见与歧视都源于无知。”国内外如浪潮般的舆论支持,证明了闫呼和选择的正确。
  4
  曾经,我们的实力不强,很少说出自己的想法,抱怨、辛酸只能往肚里咽。
  但现在不同了,我们完全有能力争取自己的权益。
  面对歧视,我们可以没有脾气。
  不需要总是怒发冲冠,争得面红耳赤。像闫呼和,像上文的华裔女孩,心平气和发出声音,用事实、道理打破无知,反而更能凸显我们的力量。
  但我们不能没有态度。
  你退一寸,他进一尺。一味忍让,甚至为此拒绝、贬低与生俱来的身份,最后很可能是:
  同胞厌恶你、鄙视你,因为你虽然有着相同的外表,却抛弃了与生俱来的中华魂;
  当地人不排斥你,但也不真心接纳你,因为数典忘祖的人,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不值得信赖。
  您说是吗?

返回

厦门天艺传媒有限公司  广告招商电话13666042867   地址:福建省厦门市仙岳路991
返回首页 | 天艺案例 | 客户服务 | 联系方式

Copyright © 2011-2015 厦门天艺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
备案号:闽ICP备15004686号